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上的典範﹐其發展與貢獻已經經歷有千多年﹐有肯定的證明。
時至今日﹐所有中文大學中文系﹐都以詩詞研究為要務﹐何解﹖原因就是詩詞的
藝術﹐可以說是我國中華文化最大的成就。既然古典詩詞在學術上給予這麼高評價﹐
何以近代又出現了新詩這門類似古典詩詞的文學藝術體系﹖今次就與大家談論一下。
新詩的形成﹐應該開始在清末民初期間﹐一班文人夾著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之
間﹐創造出一種新文學﹐新藝術體系。這應該是中國文化在近代的一大突破。但是﹐
到現在﹐新詩(又稱新體詩)何解總給人有點前力有阻或後繼乏力的感覺﹖問題來了﹐
其實﹐要找出來並不那麼難﹐但要各家去面對﹐就真要點時間了。試將一些不同的
見解列出來﹐讓大家參考吧。
新詩與古典詩詞的形式和句法的分別﹕
先說古典詩詞﹐詩詞的特性﹐是有音律﹑韻律﹐有字數規限﹐有韻腳﹐有文彙
﹐有句法﹐有平仄格式﹔既不多表﹐不白話﹐不隨意﹐也不刻意。古典詩詞的句法
與新詩格式的分行段句有點相似﹐但新詩是不講求平仄和韻腳的﹐這是分別之一。
古典詩詞的不多表﹐意思是有一種舉一反三的變化﹐例如﹕借一鳥字就能造出輕盈
的神態﹐悠悠自在的閑適﹔鳥﹑鳴兩字加起來﹐會有清晨的清幽﹐春天的氣息﹐自然
界的規律。而新詩往往就要在鳥的身上或環境上﹐多用字句表達﹐少了思維的空間﹐
這就是略有不同了。
不白話﹐主要是古典詩詞的字語與句法是雋永有味﹐語氣不是那麼平白敘述﹐而新
詩之中﹐多以現代語法(比較白話)﹐讀起來就像簡單了一些。至於不隨意和不刻意
﹐古典詩詞和新詩都各有空間﹐那就要看寫作的人怎樣表達﹐或多或少而矣﹗不過﹐
在許多新詩作品中﹐其不隨意和不刻意的境界與古典詩詞的境界﹐就分別頗大。這﹐
或是象徵出新詩還未到完全成熟的階段吧。
在總括而言﹐或能說古典詩詞已經成長起來了﹐而且還得到肯定的成果。反觀新詩﹐
感覺還有很大空間去發掘﹐這空間是在欠了甚麼呢﹖現今新詩成長期﹐就像宋詞
在北宋初期一樣﹐多為愁情傷感之作。當中的空間﹐或在等待著像蘇﹑辛﹑白石的
出現﹖人才當然難求﹐但最重要是﹐新詩現在的方向是否大家一致﹖這又是另一
個問題了。
何以說了方向去了﹐是的﹐詩之道﹐就是要有道﹐無道又怎樣讓人欣賞或體會呢﹖
有一種感覺是﹐新詩出現的最大原因﹐是否就因為古典詩詞的平仄格式規限﹐而容易
令人感覺發揮空間太狹了﹖其成熟程度讓大家都感覺有止步之嘆﹐所以演變出新詩這
種新藝術體系呢﹖或將這觀點再探討一下。
在創作古典詩詞時﹐每一題材題目﹐就像一座山﹐題目發揮空間越大﹐其山勢就感覺
越高。或這樣說﹐就算一座小山丘﹐也有其特色之處。我們是創作的﹐就要把每一座
大山小山儘量發揮出其高處和深處﹐或點出其景色或令人神往之處。要表達出高處有
高處境界﹐低處有低處景色。可大也可小﹐大要宏偉壯觀﹐小而幽雅閑適。這是古典
詩詞成長出來的道﹐就因為難而有道﹐所以才讓人似攀似探﹐耐人尋味。也因為有道
﹐才能導人於境界當中。得以欣賞﹐為中華一大文學藝術也﹗
在新詩當中﹐這道就有點不同﹐狹而高﹐深而寒的感覺就少了很多。或說新詩表達的
境界﹐似在沙漠之中﹔大海之中﹐飄渺難見影﹔廣闊卻遙遠。是好還是不好﹐總難下
判斷。祇期望新詩的成長終有一日達到﹗希望大家在新詩創作時﹐會多加留意以上
的探討﹐別讓自己進得朦朧走得太遠﹗
松崗逸客筆錄於2012年2月份
【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的界第】
[phpBB Debug] PHP Warning: in file [ROOT]/vendor/twig/twig/lib/Twig/Extension/Core.php on line 1266: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5 位訪客